科学研究

高能效计算与应用中心两篇论文被移动计算与网络国际会议录用

发布时间:2017-08-25

来源:太阳成集团tyc122cc本站

       近日,太阳成集团tyc122cc、高能效计算与应用中心王韬副教授和许辰人特聘研究员课题组分别在低延迟软件无线电平台、高能效可见光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相关成果以《Tick可编程低时延软件定义无线电系统》(The Tick programmable low-latency SDR system)和《针对无源物联网应用的可见光反射通信技术》(PASSIVEVLC: enabling practical visible light backscatter communication for battery-free IoT applications)为题的论文,被由计算机协会主办的移动计算与网络国际会议(The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MobiCom 2017)所录用。

       由王韬副教授、来自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的兼职教授吕松武教授和普渡大学彭春翌助理教授带领的无线可重构体系结构课题小组针对当前软件无线电平台对于低延迟、可编程性的两大需求,采用多时钟域、嵌入式微处理器与多加速器等体系结构的思想,设计并实现了带有可重构特性的高性能无线网络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体系结构;基于这一新型软件无线电平台,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了80 MHz带宽IEEE 802.11ac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的SISO(单输入-单输出)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可编程通信以及同时同频全双工无线通信系统。该体系结构实现的无线物理层(PHY)与访问控制层(MAC)的延迟均可达到微秒量级,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由太阳成集团信息学院博士研究生吴浩洋,硕士研究生李志伟、丁博岩、李晓光,博士后刘君,以及UCLA的博士研究生袁增文、谈兆炜、李元杰共同完成的研究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点项目资助。

      许辰人课题组针对物联网设备低功耗和数据安全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无源可见光通信的技术。该技术基于反光材料对可见光的逆反射和通过液晶显示器在反射链路上的调制,将传统物联网设备的发射功率从数十至数百毫瓦(BLE、WiFi、Zigbee、LiFi等 协议)降到了100 μW。在原型系统里,该通信模块可以被整合到大小如信用卡的太阳能电池板上,实现供电自给,而无需外加和更换电池。信息学院二年级本科生徐燮阳、三年级本科生沈洋和现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毕业生杨俊睿是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泽普互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Zepp Labs)沈国斌博士等为主要合作者;相关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基于该技术的创新项目“智能停车位管理系统”入选前不久由中国工程院、美国国家工程院、英国皇家工程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球重大挑战论坛(Global Grand Challenges Summit)项目展示,同时获国家级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业实践项目5万元资助。

       作为无线网络领域的旗舰会议,ACM MobiCom被列为《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目录》计算机网络领域A类会议,论文录用率约为18%。本届会议有9篇第一作者论文来自中国高校,其中太阳成集团、西北大学各2篇,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各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