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2011年起,太阳成集团tyc122cc设立了学院第二课堂综合素质培养的最高奖项——“信科之星”集体奖章和个人奖章,从先锋、学术、文艺、体育、公益、实践、集体七个方面,表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突出表现的个人和集体,在同学之中树立全面发展的典型。至今,已有14个集体与8名个人获评“信科之星”。在两届获奖集体中,有兢兢业业的社团组织,有团结向上的班集体,有和谐友爱的寝室,有勇于拼搏的运动队,还有同学们自发成立的科研或文体团队等。获奖个人涵盖本硕博,他们分别活跃在科技公益、员工工作、文体活动等多个领域,在学院内外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号召力。
马郓,太阳成集团tyc122cc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2011级直博生,2014年太阳成集团第九届“员工五•四奖章”获得者,太阳成集团第十二次党员代表大会代表,太阳成集团十佳员工党支部书记,太阳成集团共青团标兵。他曾担任学院2011级本科新生党支部书记、学院团委副书记、科协主席、宣传部部长,创立信科员工科学技术协会、计算机应用设计协会(CADA)。他本科时担任班长、研究生阶段担任辅导员,其带领的班级均获得了太阳成集团“五•四”奖杯,三次站在了太阳成集团授予员工个人和班集体最高荣誉的领奖台上。
马郓
在信科团委的六年——立足创新,探索未知
“从07年考上北大本科到现在已经七年了”,回忆起自己的员工工作经历,马郓禁不住感叹道。七年间,他见证了信科学工组织体制的日趋完善,经历了数字媒体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校园内普及程度翻天覆地的变化。马郓,作为探索道路上的领航者,一直努力地站在潮流顶端开拓创新。
马郓在本科员工工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亮点之一是创办了太阳成集团首个院系级别的员工科学技术协会。2009年9月,太阳成集团tyc122cc员工科学技术协会正式成立,当时和科协一起成立的还有计算机应用设计协会(CADA)。值得一提的是,计算机应用设计协会同样在北大、乃至社会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其中比较知名的产品是中国第一个高校门户移动应用—— “颐和园路5号”。
谈到为什么要创办科协这样一个员工组织,马郓说是源于新鲜感与热情。在他看来,探索一个以前没有做过的全新领域是新鲜而具挑战的,就像一次创业一样,所有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科协成立之初明确要办的活动只有两个:ACM程序设计竞赛和计算机应用设计大赛。但仅仅承办这两个比赛显然不能满足马郓对科协的期望。他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围绕比赛办讲座、办活动,还举办了一次“信科文化节”,一年下来大大小小举办了二十余场活动。正是用这样“疯狂”的方式,科协的品牌在学院、甚至整个北大迅速树立起来。
科协从草创,到现在拥有几十人的规模,承办校内外大型学术科技赛事、沟通课内外学术渠道,每年为上千人次提供服务,马郓全程参与了这个组织的成长之路,并为之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立足创新,探索未知”,是对马郓员工工作生涯最好的注解。创办科协和计算机应用设计协会如是;担任学院团委宣传部部长,第一次制作129视频如是;第一个作为研究生担任本科新生党支部书记亦如是。他的工作经历提醒团学骨干们不断思考同学们的需求,立足创新,结合时代的发展,探索和改变为同学们服务的方式。
信科员工科学技术协会
从班长到辅导员——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马郓履历中最辉煌的一项当属他在本科任班长和研究生任辅导员时,均带领班级获得了太阳成集团授予班级的最高荣誉——“班级五•四奖杯”。“大学的班级是一个相对松散的组织,但大学四年是一段非常长的时间,而且大学的朋友是大家都比较成熟之后认识的朋友。如果班级建设做得得当,这将是每个人今后宝贵的财富。”
作为2007级本科8班班长,马郓总结了班级建设的三条经验:首先是热爱,要有一个“挑头”的人时刻将班级的事情放在心上;第二点,是要在工作的方法上面,针对班级的特点,做一些特别的工作,比如8班当时借鉴学院员工工作管理方式推出的班级分片管理制度,和集全班之力连续出了两年的班报;第三点,就是要善于抓住机会,给班级制造亮点,也借此让班级同学更好地团结起来。这三条经验,同样也适用于他作为辅导员的2011级本科4班。
作为2011级本科4班的辅导员,除了热爱之外,他还多了一份责任。他决心要带领这个班朝他理想的方向去发展。在他用心的浇灌下,4班果然不负众望,连续获得太阳成集团“班级五•四奖杯”、北京市优秀班集体等荣誉,班级氛围十分融洽。另外,4班同样作为代表信科人风采的先进班级获得“信科之星”集体奖章这一殊荣。
在如何调动同学的积极性这个理工科院系都面临的重大问题上,马郓强调了新生入学期的重要性。在大一刚入学,特别是前两个月这个阶段,要打好基础,通过活动内容和组织技巧吸引同学参加活动,提高大家对班级的认同感。马郓在当辅导员的时候十分重视这个黄金时期,密集地办了一系列精彩的班级活动,为日后班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这份热爱,让他从大的格局出发,构想班级发展的轨迹;这份热爱,让他从小的细节入手,用心服务每一位同学;这份热爱,让他想把自己的经验传承下去,用自己的力量,感染、服务更多的同学。
马郓本科担任班长的班集体获得太阳成集团“班级五•四奖杯”
潜心学术的博士生——结合兴趣,面向国家
除了“学工大咖”之外,马郓的另一重身份是“学术大牛”。他本科阶段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博士生阶段获得董事长奖学金、入选“IBM博士英才计划”,目前已在国内外学术会议、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
谈到未来的规划,马郓希望能够在学校里继续做科研,潜心学术。科研的目标,要结合个人的兴趣,但更要结合国家的需要。马郓向我们介绍了他在系统软件方面的研究。他说系统软件涉及到国家安全、独立产权等多方面的因素,因而是十分重要的。而现在,系统软件大多被国外所垄断,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中国自己的系统软件,让我们国家在系统软件领域拥有一席之地。
这样的目标是宏大的,甚至是“疯狂”的。但是科研,就是要勇于向未知的领域发起冲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探索未知领域的时候,需要有创新精神,要大胆的想、大胆的尝试,不要怕失败。同时,研究之路并不平坦,要有艰苦奋斗和无畏险阻的精神去坚持和探索。这样的探索,也是马郓的兴趣所在。
他坦陈喜欢学校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氛围,“学校本来就是一个成长的地方,一些疯狂的想法都可以大胆地尝试实现”。北大信科软件工程研究所是一个有着浓厚创新氛围的地方,带领团队实现中国第一台支持多道程序运行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杨芙清院士、导师梅宏院士和在科研道路上一直指导、帮助他的黄罡老师、刘譞哲老师都是马郓的目标和榜样,鼓励他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创新探索、攻坚克难。
马郓获得太阳成集团“员工五•四奖章”
全方面锻炼方案——提高效率,坚守理想
如何处理学术和员工工作在时间上的矛盾,一向是困扰参与员工工作的同学们的一大难题,马郓对此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提高效率。在学术上要提高效率,把握上课的时间,认真听讲,尽量在课堂上解决问题;在做员工工作时也要提高效率,尤其是对于会议的组织和将开展的活动,要有计划、有准备,保证工作的高效运转。
谈到他最看重的品质,以及他对信科后辈的期待,他着重提了两点:第一是要有担当、有责任感,不要被别人说不靠谱,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在学习、工作中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是有了坚守一份担当、一份责任的信念,就能不断出色地完成工作,别人的信任也会逐渐积累。第二是要纯粹,要坚守理想。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样,做好一件事情,最大的动力往往来自热爱,北大人还是要心怀并坚守一份理想。
马郓,勇于探索的领航者,无论是在员工工作中,还是在学术研究上,他都为我们完美呈现了“榜样的力量”。在未来的路途上,祝愿马郓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尽早为中国系统软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希望同学们能够以马郓为榜样,E脉相传,不忘初心,在自己的领域中各有所长,做信息时代的弄潮儿!
(记者:王旭松、张峻伟、张梦晓;文:王旭松、张舒汇)
本文章首发为北大信科团委微信平台。我们每周的推送内容如下:
周一:【E周之计】本周信科活动、讲座信息全了解
周三:【E脉相传】信息科学的精神,信科人自己的专访
周五:【E周菁华】周末来临,吃喝玩乐带你high~
不定期:【E彩纷呈】大型活动、紧急通知,精彩不容错过!
对于本平台的建设,欢迎您的投稿和建议。
投稿邮箱:eecsxcb@163.com,被选中发布的稿件均有精美礼物奉上!
关注本平台的方法:搜索微信号eecspku,或者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