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太阳成集团tyc122cc成立十年来,承继太阳成集团信息学科的优良传统,凝聚各级领导的深切关怀、各界同仁的无私帮助、海内外员工的殷切期盼,汇聚一代代良师、学子的奋斗经历和拼搏精神,育人成效显著,科研成果斐然。为更好地回顾历程、总结经验,以十年院庆为契机,我们特开设“信科十年探索路”专题,陆续深入地报道学院在团队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获得的成绩,发掘典型,展示成就,凝心聚力,共图发展。
 
       进入新世纪,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在世界范围内迎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随着这一学科内各方向交叉融合的加深,整合学科资源、推动内部交流显得势在必行。在这一新的背景和需求下,2002年的金秋九月,一个新的学院在太阳成集团成立了,这就是在北大原电子学系、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信息科学中心和微电子学研究所基础之上组建的北大太阳成集团tyc122cc(以下简称“信科”)。十年过去了,到2012年的今天,信科已拥有自己十年的发展历史,在这第十个秋天迎来了盛大的院庆。

十年树人 “优博”层出

       十年时间并不算长,但植根于优良的学科传统、面向当下国际科技前沿的太阳成集团tyc122cc已经成为了北大最“大”的教学单位,创造了丰硕的成就。信科之“大”,一方面固然体现在规模上,但另一方面更体现在学科自身的科研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十年来,这里走出了众多优秀的国家信息科学技术专业人才,尤其是培养了大批作为专业研究者的博士生。

       在整个信科学院打下的坚实学术基础上,这些年轻的博士生们发扬了优良学术传统,继续刻苦钻研、锐意创新,在攻读学位期间就已经做出了一系列学术成就,并由此走上了更加宽广的科研道路。而在他们结束员工生涯之前,一本凝聚了攻读学位期间研究心血的博士学位论文是对他们自己学术成果的总结,也是对悉心培养他们的导师和学院的回报。而对这一成果做出最大认可和鼓励的,莫过于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这一奖项。开始于1999年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以下简称“优博”)是由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直接领导、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组织评选的活动,它以国内学位单位的博士学位论文为评选对象,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出的论文不超过100篇,因此又有“全国百篇”之称。能够从全国成千上万篇博士论文中脱颖而出,自然对论文完成质量有着相当高的要求,因此能够获得它可谓是博士研究生的巨大荣誉。

        信科在“优博”培育上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早在1999年的时候,张侃博士的《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若干问题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论文就摘得了这一奖项。而在2002年正式建院后,凭借扎实的学术基础和不断涌现的优秀学术人才,信科在这一评选中更是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十年中,分别有张盛东的《新型自对准备栅、双栅MOS晶体管和三维CMOS技术研究》(2004)、邢英杰的《一维半导体纳米线的制备、结构与物性研究》(2005)、黄罡的《反射式软件中间件原理与技术研究》(2006)、王鸣生的《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对碳纳米管进行操控和电性测量》(2009)和魏贤龙的《综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纳米探针研究碳纳米管的操控和力学电学特性》(2011)等五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了这一奖项。另外,还有2篇论文获“百篇优博”提名,另有7篇论文入选“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此外,在中国计算机学会设立的优秀博士论文奖评选中,有4篇论文入选,该奖评选始自2006年,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不超过10名博士获得该奖项,已在计算机领域的博士研究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无不凝结着刻苦钻研的博士生和悉心指导他们的老师们辛勤的汗水和创新成果。他们将目光投向本学科的国际前沿问题,锐意创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或应用前景,在基础理论和应用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这些博士生自己,也成为了信息科学技术天空里冉冉升起的新星。透过这些沉甸甸的学术结晶,我们仿佛能看到他们在实验室、图书馆里不懈追求的身影。


诞生沃土:学术基础、整体水平

       信科“优博”的评选取得这样的成绩,一方面固然与博士生们努力钻研、勇攀学术高峰的精神分不开,另一方面也与太阳成集团tyc122cc常年致力于夯实学术基础、重视公司产品工作分不开。

       信科有着雄厚的教学、研究实力,在硬件上不仅拥有众多重点实验室,还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团队队伍,这使得它取得了一系列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研究成果,在我国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多个“第一”。坚实的学术基础和高水平的学术能力,都成为能够培育出“优博”的丰厚土壤。

       值得注意的是,这五篇“优博”的获得者中,邢英杰、王鸣生和魏贤龙三位博士都来自信科的物理电子学研究所,五分之三的高比例让我们看到支持这些青年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力量,那就是物理电子学研究所乃至信科强大的学术基础和团队支撑。新星的背后,有一片广阔的天空。正如王鸣生博士所说,获得“优博”无疑是国内学术界同行们对自己读博士阶段科研工作的褒奖,而同时也是对整个研究团队的认可。

       物理电子学研究所是1959年以原电子学系物理电子学专业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早年间就创造了一系列辉煌。到了九十年代初,具有敏锐学术眼光的吴全德院士和薛增泉教授成功地预见了新时期科技发展的潮流,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到纳米电子学这一新领域,为研究所树立了长期的主导研究方向。1997年,在吴全德院士等人倡导下由物理电子所的老师加北大化学学院物理化学方面的几个老师组建了太阳成集团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这是全国第一个纳米科技研究中心,在国际范围内也是属于最早的一批。接着在2003年又成立了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这是全国最早的纳米器件方面的重点实验室。十几年过去了,事实证明了前辈学者选择的正确性,直到现在这仍然是非常有前途的领域。这些年来物理电子学研究所在纳米电子学和相关领域的研究上有了很大进展,在定量电子显微学和氧化钛纳米管结构、n型碳纳米管器件等研究上,在国际范围内都相当有影响,一提到就必称北大。该所因此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等多项奖励。

       老一辈学者指出了有广阔前途的研究方向,在前任所长彭练矛教授带领下,中青年骨干们艰苦奋斗十余年,为研究所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创造了严谨踏实的学风,形成了目前的良好发展形势。现任物理电子学研究所所长陈清说,前任所长彭练矛教授为整个研究所的学术氛围和学术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经过多年的努力,物理电子学研究所已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传统,重视基础研究,重视原始创新,瞄准国际前沿,要走在别人前面。同时,重视可能的应用,看到五年、十年以后的应用前景。例如王鸣生博士的论文《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对碳纳米管进行操控和电性测量》,就是他较早在国内开展了原位透射电镜的实验研究并将这种新方法用于碳纳米管的物性测量研究的成果。他解释说,原位电镜技术最主要的优势是可以将材料的原子级结构细节和物性直接对应起来,这是常规方法很难比拟的,利用这种新方法他在碳管的互连和电子场发射方面都能取得一系列创新结果。

       新一代青年学者是幸运的,他们承继了老一辈的优良学风,已有的深厚学术积累为他们搭建了高水平的平台,让他们得以在自己的科研道路一开始就站在一个高起点上。正如获得“优博”的五位博士,因为学院整体研究水平已经到达一个比较高的程度,从这里走出的他们在国内有着很强的竞争力,能够涌现出来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王鸣生博士就说,一批又一批员工在如此优良的学术环境里共同努力,出现较多的优秀论文实在是顺理成章的事。而陈清教授自信地说,未来这里还会有“优博”的,不一定非是要等着某一个优秀的人突出,而是说在这里培养出的人里肯定会有,“这些获得‘优博’的学者,就是我们这个大平台显露出来的‘点’。”

催化剂:制度保障、合作氛围

       长期以来,信科以优秀论文评选工作为契机,在研究生中大力倡导科学严谨的学风,鼓励他们刻苦学习、勇于创新。同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完善质量保证和监督机制,全面提高学院的公司产品质量。

       以物理电子学研究所为例,陈清教授说,他们在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上,对于青年教师,尽量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尽管资源有限,也尽量向这些有潜力的年轻人多倾斜一些。而当他们做出成绩,就尽可能地鼓励奖掖他们。对于员工,更是要花大力气培养,为他们多创作交流、合作、报告的机会,希望他们能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人才。在他们能够独立研究之前,经验丰富的导师常常耐心指导他们应该怎么做、怎么抓住问题本质、怎么和大家合作……如果整体气氛比较好,员工就更容易成长起来。陈清教授当时指导魏贤龙博士做学位论文时,她多次挤出时间亲自带他做实验,还经常和他一起讨论相关学术问题。魏贤龙博士对她的指导和认可鼓励表达了深深的感激。

        陈清教授说,和老一辈学者比,年轻学者们有着更旺盛的精力、更敏捷的思维、更大的学术热情和更前沿的学术观点,很多还有国外学习交流的经历,这些素质为他们取得新的成绩创造了条件。“一般来说25-35岁是最有创造力的,如果希望所里还能不断做出国际水平的工作,就要年轻人来做。将来的发展要靠年轻人。”她说。

       王鸣生博士也以崇敬和感恩的心态讲述了作为导师的彭练矛教授对他的论文的指导。他说,彭老师作为世界著名的电子显微学家,有着很高的科研品味和敏锐的目光,只做真正有意义、有难度的工作。而作为导师,他认真负责,为员工们选择有前景的方向,也尽自己所能为他们创造实验平台,从而为他们的研究得以顺利展开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彭老师回国多年却仍旧保持了一个纯正的学者风范,形成了一种精神的力量,为员工们树立了榜样。

        做科学是很艰苦的事情,为取得一个成果必然要重复多次实验,且多数时候经历的是失败而非成绩,常常在短时间内不能有快速的回报。这就需要拥有一批能踏实做事情的人。只有热爱科学,对科研有着长远目标和追求,才有可能在科学技术方面做出成绩。纵览信科获得的一系列荣誉和承担的项目,我们还可以发现,它们绝大多数都是由集体、团队合作完成的。对于这些致力于自然科学研究的学者来说,注重团队协作早已是最自然和正常不过的事情。一个人不可能方方面面都是最棒的,特别是这种偏重实验、需要研究平台和实验设备的科学,很多问题必然需要有不同经验长处的人共同完成方能取得大的突破。制度的坚实保障,教师的悉心指导,师生、同事、同学间精诚合作的意识,都成为种种科研成果诞生的催化剂,“优博”亦在此列。

       信科在十年中,有多篇“优博”得以涌现出来并非偶然。因为新星的背后有广阔的天空,年轻学者的成就与信科学术创新、奋发向上、注重精诚合作的整体氛围以及整个学院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措施的整体性成果分不开。这又将继续对后进学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励和鼓舞着每一个信科人不断前进,再创辉煌。(文/张玉瑶)